
龚礼茹 副教授
龚礼茹(1993— ),广东高州人,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后。暨南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宗教问题研究、岭南宗教和思想文化研究。
(1)《禄养与心安:陈白沙“以心为孝”思想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24年第7期。
(2)《宗教学视域下的儒家孝道研究:以陈白沙孝母为例》,《哲学与文化》,2024年第1期。
(3)《从国家祭祀、民间信仰到文化遗产——赤湾天后庙定位中的社会、政治与宗教因素》,《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1期(第二作者)。
(4)《儒者形象的一种解读——以陈白沙为例》,《广西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
(5)《母子关系与儒者修身:从陈白沙的孝母实践切入》,《原道》,2022年第42辑。
(6)《在“积累”与“非积累”之间——从明人对陈白沙“致虚”说的异议说起》,《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7)《“母有念辄心动亟归”:以陈白沙孝行叙事为中心的一种考察》,《鹅湖月刊》,2023年第576期。
(8)《归葬娘家:明清时期东莞怀德邓族与女性祖先祭祀——以“姑嫂坟”传说为例》,《思与言》人文与社会期刊,2020年第3期。
(9)《试论陈白沙的孝母实践及时人的看法——以成化十九年<乞终养疏>为中心》,《船山学刊》,2019年第6期。
(10)《“辞沙”祭祀与中国海洋祭祀之探析》,《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年第6期。
(11)《台山侨墟与侨乡经济近代化转型》,《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主持202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陈白沙心学思想对岭南社会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GD23LN21),在研;
2.主持2023年度江门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化民成俗:陈白沙孝道对江门社会的影响”。(项目编号:JM2023C66),已结项;
3.主持2023年度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团队项目子课题“陈白沙的孝道与修身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qntd14)已结项;
4.主持2015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一般项目“海上丝绸之路的近代发现:台山侨墟的研究”。(项目编号:pdjh201604329),已结项;
(1)《岭南女神文化研究:以龙母、冼夫人和妈祖为中心》,长沙:岳麓书社,2019年。(独著)
(2)《海门神寺:深圳赤湾天后古庙变迁史》,北京:方志出版社,2023年。(合著)
glr0610@j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