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暨南大学“本科教学月”文学院系列活动 ——“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3-05-19 发布单位:文学院

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进我校本科教学的系统性变革,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暨南大学文学院按学校“本科教学月”的工作部署,于511日下午3点在第一文科楼2楼中厅会议室举办“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文学院教科办主任罗嘉庆、中文系系副主任周娟、中文系系副主任程刚,学院教研室教师刘新中、曾光光、何志军、张坤、池雷鸣、刘婉明、李俊、张毅、肖大平、周仕敏、彭志峰及本科生、研究生学生代表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会议由罗嘉庆主持。

(活动现场)


会议伊始,罗嘉庆介绍了学校开展“本科教学月”的由来、开展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向出席活动的师生介绍了文学院对此次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情况。接下来侯兴泉、郑焕钊和郭世强三位老师依次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汇报。



侯兴泉教授汇报的主题是《数智时代的人文教学——数字人文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他首先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推动了人文教学改革,新文科建设促进本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岭南数字人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实践教学领域的探索等方面,介绍了数字人文如何成为新专业、新课程、新模式、新理论的催化剂。汇报的最后,侯兴泉教授分享了自己对数字人文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提出要以数字和人文为内容,以计量和创意为素养,由破执而兴发,从习技走向实践。

(侯兴泉老师主题汇报)

  

郑焕钊副教授以《数字时代的文学教育》为题进行了汇报,他以《文学概论》课中使用的雨课堂软件为例,引出了人文学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处境与特殊目标。他认为,面对作为文化经验、文本形态、研究方法、价值规范的数字化,文学学科的教学需在以下三个方向进行探索:首先,面对数字时代的文学经验,需要在教学内容体系的扩容与更新;其次,接纳数字人文的方法,需要文学知识生产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最后,要具备数字人文素养与批判数字人文的能力。

(郑焕钊老师主题汇报)

  

郭世强老师汇报的主题是《数字时代历史本科教学的挑战与机遇》,他首先分析了数字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特点与要求,认为数字化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而新文科建设必由之路则是守正创新,需要在遵循传承传统的同时推进融合创新,提升专业内涵,推进课堂教育改革。郭老师继而分享了数字赋能历史本科教学的实践,认为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全程考评三方面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并介绍了建设在线课程与打造翻转课堂的方法。

(郭世强老师主题汇报)



三位老师的分享结束后,在座的老师们也积极地参与到“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话题讨论中。刘新中老师以计量分析、组团互动及师生同步等为例,强调数字人文要培养有形、有影响的成果;曾光光老师认为要把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数字人文教学的重点;程刚老师认为数字人文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还是发现问题的工具;何志军老师以《诗词习作》课程中的观察与实践为例,分析了古代文学与当代生活的关联;张坤老师以ChatGPT为例,认为应该将数字人文作为教学助手,设计更好的教学方案;彭志峰老师介绍了岭南数字人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本情况,该中心目前建设了更为健全的实验室平台,降低了技术的使用门槛,拓展了师生发表论文的平台;周娟老师认为此次的活动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呼吁学院多开办类似的讲座向师生普及数字人文的相关知识。

(刘新中老师发言)

  

最后,王京州副院长以三大主题概括了本次“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活动的讨论核心:挑战与冲击,回应与反思,探索与实践,并表示学院愿与各老师一道拥抱数字人文,回应时代挑战,致力于本科教学改革,培养真正有用于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王京州副院长总结发言)



至此,本次“数字化转型赋能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活动圆满结束。未来,文学院将致力探索数字人文在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应用,推动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摄影 | 蔡荠萱

编辑|付淇琳

初审|彭阳

复审|罗嘉庆 王京州

终审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