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7) | 王栋民:我所学习的是我所热爱的

发布时间:2022-12-01 发布单位:文学院



WANGDONGMIN

绩点情况4.221/63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担任职务20历史内招班学习委员、2021-2022学年文学院陈家祠志愿服务队队长、文学院历史学系《史星》杂志主编

获奖情况:曾获2021年暨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2022年国家奖学金。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第二届“励耘”本科生论坛、西安第十二届史学“新潮”本科生论坛。


因为热爱选择历史



谈到为什么选择历史专业,王栋民同学表示自己对历史的兴趣源起于小时候他妈妈一直给他讲历史故事,到了后面识字读书了就开始自己看一些历史类的读物,慢慢就培养起了很浓厚的兴趣。他说:“很想去探究在我们这代人之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所经历的悲欢离合。而且我相信,探究过去正是为现实与未来寻找更多样的可能性。”于他而言,专业学习不仅仅只是一个学习任务,更是自己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情。


王栋民同学在田野考察中


因此,王栋民同学对历史学习有比较强的内驱力,比较有热情和自发性。因为他觉得,留存到今天能被我们看到的史料都是弥足珍贵的,就像阎步克老师所说:“每个人的墓碑下都是一部世界史”。当然他也难免会有懈怠的时候。这个时候,王栋民同学会抛下原定的计划,根据自己此时的想法,随心选择一些书阅读。“这些书一般是历史学内我感兴趣又不太了解的,也可能是文学作品、人类学民族志等等其他学科的书,通过这样‘不求甚解’的阅读,找回我对历史多样性的好奇与探索多样性的动力。”可以说,王栋民同学一直带着好奇与热情探索着神秘的历史世界。


阅读跨越知识门槛



尽管热爱这个专业,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阻碍。接触新领域时需要面对的知识门槛是王栋民同学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在他看来,因为历史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专业领域已经明显细分,每个领域都有一定的要求,每个领域的史料留存情况也不一样。因课程学习或个人兴趣原因接触新领域时,就一定会面对相应的门槛。比如他本人,在接触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时,就感觉到和自己相对熟悉的中国古代史有非常不同的专业要求。至于如何去克服这个障碍,王栋民同学一般是通过阅读比较好的学术综述,了解这个领域总体的学术动向,再选择一两部史学大家的经典之作,在阅读中积累相关知识感受这一领域的研究特点


王栋民同学在进行课堂展示


打开视野、慢慢聚焦



对于专业学习,王栋民同学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因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逝去的往昔,无所不包,需要有综合分析的眼光和长时段的视野,对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要求很高”,因此,在专业学习中,他比较倾向于兼容并蓄,先打开视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情、学术发展的方向等因素,慢慢聚焦。所以,王栋民同学一方面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广泛地阅读历史学及其他学科的经典论著,关注历史学科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他还利用写作课程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不断尝试,渐渐培养学术能力,锻炼“问题意识”。

对于历史学习,王栋民同学还有以下几点经验分享:



1

重视专业课本身的学习。认真听课不等于把老师的讲课内容全部都记下来,而是要有所思考,把老师的授课内容当成是一种解释历史的观点,而不是历史本身。



2

广泛阅读,丰富经历。广泛阅读历史学各个领域重要论著,体会历史的广博与深邃。还要广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田野考察,在鲜活的生活场景中体悟历史的复杂。



3

通过写作课程论文,参加学术项目,培养研究能力。认真对待课程作业,完成一篇匹配自己能力素养的课程论文,帮助我们找到未来有兴趣深入探究的领域和方向。



4

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寻找良师益友。老师们都是非常乐于答疑解惑的。梁敏玲老师、刘璞宁老师还坚持组织读书会,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也可以参加《史星》杂志的活动,结识不同年级的同学。


劳逸结合,丰富课余生活


学习之余,王栋民同学在课余时间还喜欢读古典文学。他说:“有时候也会自己信手涂鸦一两首诗,不过都是随便写的,没有严格遵守格律”,而且他本人也比较喜欢运动,特别是打乒乓球。劳逸结合,运动塑造良好体魄,王栋民同学的课余生活也是他一直学习、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


走出校园,理解“人生百态”


在闲暇时间,王栋民同学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他在大一就加入了陈家祠志愿服务队,并且在大二担任了队长。在这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中,王同学接触到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次在讲解时,他遇到一位从山西过来的游客。“她问了我不少陈家祠相关的专业问题。在得知我是学历史专业之后,她很感叹地说:‘我是学理工科的,高中的时候没有认真学习历史,等到了工作之后才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重要性。所以到哪里都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这次经历让王同学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知识在广大的非专业读者中是有魅力的。作为历史研究者,他认为自己有责任面向公众,把专业认识讲好讲活。


王栋民同学参加志愿服务


正是这一次次的志愿服务,王栋民同学对陈家祠的历史知识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到自己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不过,对他来说,这个志愿服务更重要的意义其实在于“提供了一些走出校园,观察社会的窗口,有助于理解真正的‘人间百态’。”


在史学的探索之路上,王栋民同学幸运地得到了历史系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他说到:“从大一上学期一次冒昧的请教学术问题开始,梁敏玲老师就一直耐心细致地给予我各种各样的指导。如同我的人生导师;刘璞宁老师和李旭老师指导我完成论文写作,鼓励我探索自己的学术方向;班主任罗诚老师一直关心我的学业情况。还有许多许多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他希望能够继续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在史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学习成就非一朝一夕所能获得

积累和热情必不可少

对于王栋民同学而言

获得国家奖学金仅仅只是

大学生活中一个小插曲而已

相信未来的他

一定会在他的历史探险之路越走越远

登上更高的历史山峰!


给学弟学妹的话



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愿以百年前京师大学堂始建之时时人的期许,与学弟学妹们共勉!



采访 | 张菲菲

文案 | 张菲菲

图片 | 王栋民

排版 | 张菲菲

初审 | 马晓琪

复审 | 肖丹

终审 | 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