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仲明,湖南衡东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主编。出版专著10余种。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8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多项,曾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和王瑶学术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 于匮乏中追寻心灵自由 ·
“外在的自由固然重要,但心灵的自由更为重要。”在一次博士生课堂上,贺仲明教授如是说道。这不仅是其生活之书扉页上的隽语,也是其作为文学研究者的自白。这种对心灵自由的执着探寻,始源于对文学力量的相信,借力于对文学审美本质的坚持。而这一信念,不是在膏腴土壤中培育的鲜花,而是在“双重匮乏”中顽强生长的劲松。
贺仲明的童年一直在农村度过,那时的他正处于渴望阅读的年龄。但在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中,文学作品非常匮乏。不过越是在文学匮乏的时代,越凸显出文学的价值意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在民间流传的古典文学作品成为贺仲明宝贵的文学读物,一本封面已经缺失了的《裴多菲诗选》更是成为他的文学启蒙,诗歌中所表达的对生活的追求和超越,让他感受到文学之美。由是,贺仲明对文学的敬重与向往也就愈加深刻。1985年,大学毕业后的贺仲明在湘西地区工作,尽管已经参加工作,但他并未减退对文学的热爱。同时,这一段与现实社会的直接“交锋”,更为他进一步求学和从事文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现实启示。
在南京大学深研沉潜的岁月,使贺仲明对中国社会和文学本质的认识,从感性体悟上升到智性认知。也正是在对当时中国社会精神匮乏的隐忧中,贺仲明更为笃信,文学拥有作为精神支柱的作用和以美“化”人的力量。四十多年来的中国社会变化极大,我们从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到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置身于“无依之地”。对于这一现状,贺仲明并不赞同引入宗教精神来弥补精神信仰的缺失,而是主张建构一种泛文化的信仰。其中,以审美为核心特质的文学,更应该发挥其美育作用,以其审美文化“化”人,激扬民族精神。
可以说,童年时期文学匮乏的体验和对中国社会精神匮乏的隐忧,引申出贺仲明教授对文学力量的信仰与对文学审美的重视。而这两点,恰是实现心灵之自由的方法路径。
这种始终相信文学自身的意义,看重文学审美问题,维护文学自身特点的信念,始终贯穿在贺仲明教授的批评实践中。在各种理论思潮与研究方法更迭、激荡的当下学界,贺仲明教授的文学批评研究始终秉持“以文学文本为基础、以文本分析带动文学问题”的开拓治学精神,以敏锐的眼光、独立的批评立场,剖析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与价值内涵,判断其反映世界的深度、真实度与艺术成就,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既然以文学批评为职业,那么就应该促进文学发展得越来越好,更具文学魅力。”这既是作为文学研究者的贺仲明教授,朴素而真诚的愿望,也是其如磐的初心。他总是笑笑说自己有些“理想主义”。但正是在现实匮乏的映衬中,更显其“理想主义”之必要、可贵。
(“鲁迅·乡土小说·文化变迁”青年论坛合影)
·在坚持中构筑学术体系 ·
古语有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从批评精神到研究方法,从学术积淀到理论提升,从单个文本到宏观现象,贺仲明教授的文学研究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完整的框架,其治学思想与方法日渐形成了较为稳固的体系。这得益于他不言弃的坚持品格——若为心之所向,便笃定坚持,方能实现学术之拓展深化。
作为一位有乡村记忆、乡村情怀的学者,贺仲明教授潜心深耕乡土文学研究二十余载。从五四文学到30、40年代文学的乡村书写,到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再到当下新时期乡土小说,贺仲明教授的乡土小说研究贯穿了现当代文学的全过程,也始终保持对乡土文学的密切关注。面对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状,贺仲明教授认为,乡土小说不会消亡,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乡土小说内涵的演化。
正是这种集中且持续的关注、阅读和思考,使得贺仲明教授常能以一种“整体性视野和‘史’的意识”来全面、深入地阐发问题,从而不重复别人的言说,拓出属于自己的洞见新意。
近年来,贺仲明教授在新文学“本土化”问题领域上颇有建树。而这一思考,实际上也与乡土小说研究有着直接联系,或者说是由乡土文学的一些问题、症结生发的深入思考。这种学术问题间的紧密关联与相互深化,共同构成了贺仲明教授极具生命力的学术体系。
“不断地更换研究领域或者追赶风潮,这是不好的。并不是说不能有所变化,而是说这种变化要基于深化与拓展的前提。只有当你始终坚持、持续地研究,才能摆脱孤立看待问题的狭隘性,实现内在认识的深化。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术态度与方法。”在谈及“当下的年轻学者,尤其是研究生们应具有怎样的学术品质”这一问题时,贺仲明教授这样说道。
“学术思考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其间必有挫折困惑,这是任何人都难免的。”回望自己的学术道路,贺仲明教授分享了他曾经遭遇的瓶颈期:在2008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后,他一度觉得自己没有更多新意可做,想要寻找新的研究领域。但经过静心思考,发现乡土文学研究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空间,由此乡土文学成为他无法“暂别”且发掘愈深的研究领域。
于是,我们看到了贺仲明教授后续开启的乡土小说的乡土伦理、审美变迁研究,以及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等,正是在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中,结下了傲人硕果。
与此同时,贺仲明教授的学术研究有着深厚的现实关怀,与时代同频共振。一方面,他始终保持着对当前文学的密切关注,主张文学批评研究,应该思考当下文学之得失与发展方向,促进文学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他认为文学研究不应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应具有现实的丰富内涵。要使文学研究与现实发展形成良性、有益的互动关系,例如乡土文学就与农民大众、乡村振兴存在一定联系。
“作为一个学者,特别是一个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关注现实,关怀当下,是十分重要的。”这既是贺仲明教授不断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的动力来源,也是给予文学研究者的重要启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暨进展汇报会议)
·在教研中收获桃李芬芳 ·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寥寥数语,恰是贺仲明教授为人师表的生动写照。在他的孜孜教诲下,一大批学子走出暨南园,或继续负笈深造,或在各自岗位上延续光热。
作为科研者的贺仲明教授对自己是严格的。即便在周末,也常能看见他来到校园,潜心科研的身影。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相协,贺仲明教授的文风与观点输出,也同样言之不苟,鞭辟入里。从不做貌似全面公允的空泛之论,而是开口小、挖掘深。这不仅需要深厚的学力支撑,更要求具备独立之批评精神。
而作为师长的贺仲明教授,也是这样严格教导学生的。他将自己视为授“渔”之人,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传授科研方法。“重视文本细读”“以作品为中心”“问题集中,论证不枝蔓”……他常能以独到的学术眼光引导学生抓住问题、集中论述,指出其不足,并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同时,他深知“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只有在大量的阅读、甄别和品味中培养了良好的理解和鉴别能力,才能真正在文学批评中渐入佳境。因此,他时常教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及时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与灵感。
正是这样一位严谨治学的师长,在与学生相处时是谦逊、温和可亲的。他的教导并非疾言厉色,而是如时雨春风,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贺仲明教授十分敬重与推崇自己的恩师丁帆教授,他表示丁帆教授非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观点,从不限制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完全相同的学术观点,这种宽容和自由对他的学术成长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恩师的教育方式也内化为贺仲明教授自身的教育理念,他总是尊重与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引导其独立性思考为重,适当地予以方向启示。
教学之余,贺仲明教授也十分关怀学生。每有机会,他都会抽出宝贵时间,组织师门出游聚餐,同家中长辈一样了解学生近况,静听学生们畅谈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正是贺仲明教授教学生涯的美丽注脚。
(与学生外出调研留影)
(与毕业学生合影留念)
“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深切寄语。作为文学研究者的贺仲明教授,始终以“促进文学创作发展”为批评研究之初心使命,始终期盼能够出现更多站得更高,看得更深、更清醒冷峻,不被时代裹挟的优秀作品。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他以独立之精神,坚持之品格与深厚之学力为三驱,阐发文学之美,显现思想之力。作为高校教师的贺仲明教授,始终以“站稳讲台”为基础本领,以科研创新反哺课堂,以严谨之学风,独立之精神启迪学子,更以谦和、包容之品性感染学生。
虽长路漫漫,任重道远,但其步履不停,初心不改。
撰稿|汤静雯 郭知凡
排版|林秋霞
审核|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