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中共党员,就读于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2019级中国史博士研究生,师从陈广恩教授,主要从事元史研究。
读博期间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生二等奖、暨南大学研究生创新论坛二等奖等奖项。
博士期间在《文献》《敦煌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含待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在读期间先后参加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宁夏大学、广东社科院主办的元史、西夏史、海洋史等国际学术会议6次。
1.业精于勤
图书馆七楼古籍部的一隅总是有李晓明徜徉书海的身影,即使已经顺利圆满地完成博士学业,他依然会在繁忙的毕业季中坚持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古籍部阅读文献。谈到过去的这段求学时光,李晓明师兄的感触是“踏实”。
对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两个学习阶段的区别,李晓明提到首先是研究领域的延伸扩大与古典文献的侧重点转移。李晓明硕士期间就读于宁夏大学,学习中国古代史,侧重黑水城出土文献;博士入读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在开拓视野的环境中学习元史、古典文献。李晓明认为“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属于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阶段,博士研究生则开始进入专业领域的学术能力培养时期。”二者的衔接性在李晓明看来是非常紧密的,他鼓励硕士研究生在刻苦学习之余不仅要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也要积极尝试发表文章。李晓明强调从事科研创作是读博必须要面对的道路,提前取得的成果还可以为申请读博铺平道路。
然而考博或就业常常是部分硕士研究生所面临的难题,博士毕业后前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的李晓明师兄指出就业与考博是并不冲突的两件事,但选择对未来更好的道路时,下定决心就要珍惜当下,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无论是考博还是就业都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斟酌适合自身的道路。“只有走过再回顾时才会发现时间真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师兄如是感叹。
2.书山有路
流光可惜,应珍重芳华。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李晓明传授了自己的学习经验。他强调首先要多与导师讨论问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定要加强交流,不管是跟老师,还是跟同学,要看一看别人在学什么,做什么,多看一些现代前沿动态,了解他们关注的重点。”这是师兄一再强调的重点。
“其次尽可能投入时间阅读专业文献,尽早确定目标。”李晓明谈到他曾经在文献阅读中发现小问题,同时对学界已有结论产生质疑。“这种情况下就值得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虽然是很小的一个切入点,有时候也很偶然,但是只要尝试着去合理质疑,勇于去重新思考,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查阅文献时,一定记得不要盲从。“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论文写作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批判性地去看待他人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做好计划,充分利用时间。要长期地开展一个学术研究一定要有计划地执行;接下来的功夫便是勤奋学习,多方搜集资料,多看国内外研究,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学术研究上有更多的可能。
刻苦学习之余,如何才能让博士生活过得更加踏实?李晓明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做研究时,注意两点:一是凡事要趁早,要尽早地做好规划。二是不要闭门造车,师兄强调一定要保持生活与科研之间的平衡,锻炼身体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多出去走一走,如果论文撰作中感觉一时缺乏思路,不妨换个环境,从事一天室外活动,可能会启发一些灵感。
3.有志竟成
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总会伴随着困惑与迷茫,对于如何提高写作效率,李晓明多次提到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来促进学习。“不仅要多和老师、朋友沟通和交流,也要多外出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交流去获取更多信息。”
李晓明拥有非常丰富的参会经历,他分享了其中一次获益匪浅的学术会议。2020年11月14日,由广东历史学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海洋广东”论坛暨广东历史学会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2020(第三届)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广东台山上川岛召开,李晓明师兄作为暨南大学在读博士生,忝列会议。“会议之前的8月末,因在朋友圈看到这次会议的海报,我才开始萌发参与这次会议并观摩学习的想法。随即按照会议要求,结合本人研读的宋元史领域,就近期读书中发现的一个小问题,针对一部后世亡佚、但宋代盛行于广州市舶司的航海志书《岛夷杂志》作初步考察。”李晓明谈到,虽然这次会议系他首次涉足海洋史研究专题,但参会期间与会专家的评审与讨论,都给他的作品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使得他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了这篇作品。李晓明在当年年末时将其投稿《文献》刊物,并获用稿。“经由这次学术会议,使得我开始了解一方此前不熟悉的研究领域,并缘此汲取新知识,锻炼了学术论文的撰作能力。”有如此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与有志竟成的魄力,正是李晓明在学术道路上持续砥砺前行的原因。
4.良师益友
李晓明谈到读博期间,他的学位论文就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师门互助。“关于学问的进步与论文的完成或许每一位同学都有各自的感触,但期间除了付出辛勤与汗水外,科学有序的研讨交流同样对个人论文大有裨益。”在李晓明入学之初,他的导师陈广恩教授就要求他制订读博学习计划并有序落实。因此在第一年修完课程学分后,他抓紧时间准备个人学术论文;到了第二年李晓明争取完成发表学术论文的任务;第三年第一学期李晓明已完成学位论文初稿。在这个基础上,陈老师还时常召集师门同学开展论文讨论会,就师门每位同学的阶段性论文作互评研讨,使论文内容进一步充实、论述更为详实有力。李晓明再一次提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们之间对论文的群策群力不仅有助于完善他的论文,还可以锻炼其他同学的动手能力,开拓其视域视角。这种互通有无、相互帮助的研讨交流使大家都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习进步与技能提升。
李晓明最后总结道“感谢我的导师为我授业解惑,感谢他在研究方向和长期规划上对我的建议和指导。致谢一路同行的伙伴,在彼此鼓励与相互学习中让我始终有动力不断前行,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在他诚挚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他对导师与同学的深厚情谊。
5.学长寄语
这段求学时光已经告一段落,李晓明向学弟学妹们送上的衷心的祝愿:“光阴似箭,一转眼,三年的暨南大学学习生涯已将成为过去。想到图书馆古籍部书架上还留着我们查阅图书的书签,回想起文学院教室学术讨论会的回忆。暨南大学是我学生生涯的最后一站,也是走向新征程的出发点,作为走向五湖四海的暨南学子,要常怀感恩之心,不忘忠信笃敬,以书写新篇章、取得新成绩,来回报母校的培养。”
文案|程正巧 李晓明
图片|李晓明
排版|程正巧
审核|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