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秋野读书会第一期 | 共读一本书,和大家一起看到更广阔的星空

发布时间:2022-03-08 发布单位:文学院



秋野读书会·经典系列

第一期:卢梭《论科学和文艺》

  


       自2022年春季学期开始,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推出读书会讨论式教学创新课程。为纪念暨南大学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艺社团“秋野社”,本课程取名为“秋野读书会”,并分作经典阅读和新作阅读两大系列。经典阅读系列以课程形式定期两周一次开展,新作系列以课外形式不定期召开。读书会目前由唐诗人老师主持,刘惠明、池雷鸣、曾诣、谢伊霖、朱文亮、程刚、朱巧云、郑焕钊、张振谦、黄勇等老师将参与讨论。




3月4日晚,秋野读书会经典系列第一期顺利开展,本期读书会探讨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卢梭成名作《论科学和文艺》。



读书会开始,中文系副主任程刚老师解释了秋野读书会课程基本情况,并感谢大家选择这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主持老师唐诗人介绍了卢梭《论科学与文艺》的知识背景,并联系当前科学与文艺发展所遭遇的伦理问题作为引入。根据选课同学提交的读书报告,本次读书会分作“理解卢梭”和“科学、文艺与德性”两大主题展开。

    



在第一环节“理解卢梭”中,胡培怡同学从卢梭探讨的科学、文艺与德性的关系出发,辨析了卢梭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说法。丁春华同学从新旧思想接替的角度来思考卢梭所指风俗的内涵,认为科学文艺并非以取悦的方式导致了风俗衰落。



徐瑞迪同学关注到卢梭的启蒙精神,认为卢梭否定科学文艺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他保卫德性的反思精神。梅傲雪同学从卢梭的写作初衷着手,指出卢梭对于人性善的认可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希望。李蓝鑫同学从卢梭为解决科学文艺弊端而提出的方法入手,认为卢梭当时并未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但其后的著作却在持续关注和回应科学文艺与德性的问题。




在第二环节“科学、文艺与德性”中,李秋平同学认为科学与艺术并非原罪,风俗日趋败坏的原因其实是道德发展未跟上科学与艺术的兴盛,人们应该重新找到人在科学与艺术发展中的主体位置,用更加辩证的眼光去认知科学与艺术。谢乔羽同学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出发,认为卢梭敏锐地发现科学话语成为中产阶级实现社会身份认同的重要渠道,并且沉溺于商业资本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艺术话语体系。




林啟慧同学思考了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与艺术,提出社会应该把握好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方向,坚持科学与艺术的求真,让科学更贴近日常。蔡荠萱同学着重强调美好德性的作用,认为卢梭对野蛮人的高贵性判断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的否定是其对时代风气进行批评和反思的一种手段,并非终极目标。洪咏雅同学回顾了近现代各种生态与精神危机,从现代文明的视角回望卢梭提出回归节制简朴的意义与价值。

  


  


读书会最后,刘惠明老师对各位同学的发言做出了点评。本次会议围绕“理解卢梭”与“科学、文艺与德性”展开,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卢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综合分析了科学、文艺与德性的关系问题。



对于如何阅读理论文章的问题,程刚老师个人认为,应具“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回归作者的语境论述过程去剖析其逻辑思路与推理方式,从而加强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唐诗人老师作最后总结,认为本次读书会虽是秋野读书会经典系列的第一次课程,但已经有了成熟的状态。“同学们的读书报告写得很认真,都愿意花时间进行细读,有一些同学能主动去找法文原著来比对,也有同学能够关联起自己的文学阅读经验进行拓展思考,这些都是做好读书会讨论模式教学的重要维度。”随后,唐老师布置了下一期读书会的任务,期待同学们能够表现得越来越好。

  


会议结束后,同学们就本次读书会写下一些心得感想,肯定了读书会形式创新课程的意义:

  

胡培怡:我的阅读还比较浅显,读书会上经老师提问才发现自己忽视了很多信息量丰富的细节。我分享的内容也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解读之上,不如别的同学那样能对卢梭的观点有所阐发。迫切希望自己能在一次次的“打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增加思想深度。

  

徐瑞迪:有几位同学提到现代性的不可逆转,以及惠明老师谈到卢梭二元对立思维的硬伤,使我对文章、卢梭、现代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也提醒着我,对于文本坚持细读,对于观点尝试理解,不断反思——就像卢梭一样,具有勇气和对自我的忠诚。

  

李蓝鑫:卢梭的雄辩鼓荡人心,启发我们思考至今。秋平同学提供的“科学率先带来激烈的社会变革,道德文化等的反应会有滞后现象”视角,让我们思考:在无法阻止的科学变革前,道德文化需如何应对和适配当下?

  

丁春华:文章在那个时代的语境下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和意义,需要回到那个时代去体察和理解,同时也要将文章的思想放在现在考察,读书的真正目的还在我们需要关怀的现实。

  

李秋平:很开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中产生更多新的体悟,发现自己一开始思考方向的局限和深入度的不足。比如培怡提到的科学与艺术的指向、蓝鑫所使用的文本细读对文章逻辑的梳理等等,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深入探究的地方。很幸运在读书会里,能够从一本书中,和大家一起看到更广阔的星空。

  

黄君妤: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可以感受到大家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通过吸收他人的观点,也使我衍生了不同的新的观点,获得了思考的新角度。

  

林啟慧:老师与同学们的讨论拓展了我对文章的理解。如老师所言,文章本身的观点并不那么重要,作者对时代潮流的反思精神、雄辩的论证逻辑和修辞,值得我们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也启发了我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去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理解。

  




微信编辑:谢乔羽  唐诗人

照片摄影:朱霄

审核: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