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文艺出版社推出了张丽军老师的新书《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这部25万字的著作是张丽军老师在大学教学15年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集中展现,记录了他给本科生、硕士生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课的内容,实现了从文学经典入手进行文学教育与启蒙的目的。
对文学的认知,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张丽军老师倡导一种从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出发的,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的感性阅读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对话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的阐述。他认为这样的对话才是真实的、诚挚的、有生命温度的。对他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进入文学文本的第一步。
1.培养阅读感受力,重在阅读经典
“能够进入文学史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经典性品格。大学课堂讲述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千百年不断淘洗过、不断筛选之后所保留的公认的经典。所以大学教育作为一种科班教育,体现出来的就是经典教育品质:通过对经典的学习,培养一种典雅高贵的审美趣味、审美品格、审美感知力。”
《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这本书所选取的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名家和名作,重点解读的文本有格非的《人面桃花》、刘玉栋的《年日如草》、柳青的《创业史》、阎真的《活着之上》、苏童的《黄雀记》;重点阐述的作家有茅盾、老舍、赵树理;重点研究的作家群有文学鲁军、70后作家群。
在谈及为何要研究文学巨匠时,张丽军认为:“大作家之所以成为大作家,是因为他所处理的问题扭结着这个时代的最核心的经验,很多问题都汇聚在他这里,这就是大作家和小作家的区别。我们的文学研究依然要迎难而上,去触及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在大作家那里才能碰触到。就像鲁迅一样,他走得比常人更远,更能够触及那个时代的核心命题,他的伟大也在这里呈现了出来。他的痛苦、迷茫、困境都是超越别人的,所以具有代表性。”
2.解读经典作品,重在平等对话
教学相长,张丽军老师很喜欢和同学们交流,他愿意拿出宝贵的上课时间来做互动,通常是他讲一个小时,学生轮流讲两个小时,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且老师和同学们可以随时插话、点评,以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
对话性是《对话的文学经典教育》最显著的特点。话语是思维的外衣和意识的外壳,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有多少,眼睛里有没有精神光芒的闪烁,都能在对话中表现出来。在对话中,大家是平等的,谁也不是真理的拥有者,都是真理的探寻者。理解也没有对错之分,老师不要求得出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对人文学科而言,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就是合理的。要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发出不同于老师的声音,才叫学术创新。
例如在分析《骆驼祥子》时,有同学认为文学界所公认地将祥子悲剧命运归结于个人奋斗模式失败的判断是有失偏颇的。
曹昙昙:祥子不同于鲁迅笔下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战斗者,祥子身上带有太多小农民的保守和自我满足,他的奋斗目的不是为了反抗社会黑暗,而只是改善个人生活。……物质是与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挂钩的,是带给祥子踏实感与成就感的东西,因为老舍明白金钱带给祥子的不仅是勇气、希望,更是生活的自信。而物质上的打击则将祥子带入了迷茫、虚无和对生活理想的不信任中,于是他不再积累金钱,他开始堕落,挣了钱随手胡乱花掉,正是表现了他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打算。而且祥子不能和小福子在一起也是因为物质的缺乏,因为祥子养不起小福子的弟弟和一个酗酒的爸爸。所以说,从物质上的满心欢喜积累到不知所因的被洗劫一空所产生的生活幻灭感才是祥子丧失人生理想的开始……
张丽军:……刚才曹昙昙同学提出这一点我觉得非常好,就是同学们提出的观点不一定非要跟着老师走,跟着老师走的学生缺少创新性。我以前毕业的同学,有写作 70 后作家研究的,提出的观点跟我不一样,我特别喜欢和欣赏。人应该这样,老师的观点供你思考,你认为这个观点还有另一种解读,我觉得特别好。刚才曹昙昙认为欲望是一部分,有比欲望更大的因素是物质的打击,我觉得这个观点可能更现实,更符合实际情况。对于祥子来说可能打倒他的不是我所说的是从内心开始的,给他致命打击的,可能还是物质的东西,因为这是他看重的东西。
3.对话的内容,重在对问题的探索
不管是本科生教学,还是硕士生教学,张丽军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更侧重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欲。一部文学作品和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背景,文学解读就要去一步步探索和还原鲜为人知的文学现场。
在讨论70后作家群时,师生在对话中阐述了为何要做代际研究,70后作家的困境,困境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以及70后作家应该如何突围等问题。
徐晓倩:我觉得 70 后作家之所以被称为被遮蔽的一代,或者低谷的一代,是因为他们只是处于转变的时代,他们没有一个时代的立足点。比如反思小说可以立足于对“文革”的反思,寻根小说可以立足于民间,而70 后作家没有一个立足点。我觉得这是其中一个方面,再一个就是张清华老师说 70 后作家是立足于现实的一代,他们表现的是日常的琐事,但他们无法进行触及灵魂的表达。我觉得这也是他们处于困境的一个原因,他们个人的经历无法与时代的经历进行很好的接洽。我们不否认个体,但是要成为一个时代记录者,就要把个人经历与时代经历很好地进行结合。王安忆说过一段话,她说,你们不要说是看我的书长大的,因为再过几十年我们就是一代人了。我感觉这是一个作家在否定代际研究,但是我觉得作为研究者来说,以代际研究找出他们之中比较优秀的作家与作品,这是一个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4.探索的不仅是文本,更是要培养“文人之心”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的争辩中,学生对问题的层次和探索的深度都在逐步推进。他们找到了研究的感觉和研究的方向,走进了文学的内部世界。当然,也有学生感觉自己一直入不了门,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文学的使命到底在哪里?文学作品只是记录人物的生活吗?
张丽军老师对此作出了经典解释:“做文学能够改变什么?什么也改变不了。虽然我们提供不了物质的面包,但我们可以提供精神的面包,文学做的是服务于人的心灵。就像你说你看到的现实,可能我们不能替他去扛瓦斯罐,不能替他在寒风中奔波,但是我们可以去理解他,可以以一双理解的目光去看待他,理解这个社会,理解他们的艰辛和不易。所以文学可能是一种悲悯,或者是服务于人的心灵的,这可能是文学的功能。尽管它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但是有些东西比现实问题、比物质方面更重要。我们可以忍受贫困,但是我们无法忍受因贫困被歧视、被侮辱。”
进入大学学习文学,不仅是为了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更要培养一颗“文人之心”,一个人要有对世界万物、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的诗意的美的理解、发现和欣赏,即一颗诗意的、柔软的、美的心灵。让文学滋养心灵,让心灵放出光芒,这才是文学对人最深刻、最深远的影响。
与文学相伴,与教育相伴。张丽军老师回望在过去大学文学教育工作的十五年,已在他心中定格为美的“一刹那”。
山师文学教育十五年
这一刹那 有
我与山师的故事
我与我的学生的故事
我与学术的故事
我与自己内心的故事
我与这个世界的故事
我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 亲爱的,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有缘的读者,请您读吧
(照片提供:山东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张丽军 (1972.12— ),山东莒县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茅盾文学奖评委,山东省第四批齐鲁文化英才,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二届客座研究员,中国文联首届文艺评论骨干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 26届文艺评论班学员,山东省首批、第二批签约文艺评论家;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视听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百家评论》副主编等。迄今已出版《“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等著作 7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 3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 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等省部级项目 10余项。获得山东省社科成果奖、泰山文艺奖等省部级奖励 10余项。在 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21世纪 70后作家群研究、戏剧艺术研究等领域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