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无声,文脉相传——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参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

发布时间:2021-12-13 发布单位:文学院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暨南大学文学院党委于2021年12月8日下午组织师生前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参观“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本次活动由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张丽军教授带队,近30名同学参加。

展览依托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中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以“时人写时事”为切入点,结合场景搭建、文字视频等多种元素,按照“以笔救国,号声嘹亮”“凝心聚力,千里营救”“留存文脉,开拓未来”三大部分,生动描绘80年前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展览甄选省立中山图书馆实物文献40余种,客观、翔实地重现营救过程的艰辛和风险,其中既有夏衍、茅盾、梁漱溟等被营救文化名人从香港脱险后发表的纪实文章,抗战时期香港出版的进步报刊、抗日题材版画,又有连贯、黄秋耘等参与营救工作者撰写的相关回忆录等。

1941年12月日军侵占香港、大肆搜捕在港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营救工作迫在眉睫,却困难重重。当时在港的文化名人不仅面临着日军发出的死亡限令,还要想方设法躲避搜查、伺机逃脱。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关于紧急开展营救工作的指示和部署下,香港党组织、广东党组织和东江抗日游击队相互配合,抓住日本侵略军强制推行“归乡运动”的机会,设计转移路线,“凝心聚力,千里营救”。那场大营救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历时半年多。墙上展出的柳亚子《流亡杂诗》手迹的照片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张丽军教授就此向同学们介绍柳亚子的生平事迹。大营救共救出800余位文化精英,他们的成就遍及文学、政治、经济、出版、翻译、美术、医学、戏曲、话剧等领域,他们的获救为新中国保存了重要文化力量。这场大营救的意义可谓是“留存文脉,开拓未来”。



故纸无声诉风云。馆内各类实物文献仍在静静地向世人展现那一段历史。参观结束后,张丽军老师由当年那群文化精英“从哪里来”、“获救后到哪里去”这两个问题出发,鼓励同学们继承先辈们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努力增长才干,成为行业里的优秀人才,为祖国贡献力量。同学们深受震撼,纷纷表示要感恩国家和党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学习环境,时刻铭记暨南学子的职责与担当,认真对待历史,铭记历史,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爱国主义和暨南精神结合起来,成为我们暨南人前进的不竭动力。



心得体会


此次中山图书馆参观之旅让我收获颇丰。展览馆的设计富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对那段惊心动魄的名人大营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那个动荡的抗战年代,伟大的先辈们为保护祖国的文化精英,保留祖国的文化火种做出了极大的努力甚至是牺牲!正如茅盾先生所说的那样,此次营救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我内心对此充满无限的敬意!

——21现当代文学专业 陈嘉慧

今天有幸和学院老师、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此次展览主题鲜明、细节丰富,结合馆藏文献,让展览的意义价值超越展览的时间、地点限定。讲解员的认真讲解和老师结合自身生活、研究经历的补充,让我深感这段历史的波澜壮阔。故纸无声,文脉永传。

——21现当代文学专业 郑晓萱

此次中山图书馆观展是充满精品与亮点的。通过厚重的具有历史底蕴的文本和绘声绘色的讲解,我感受着跨越时空的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展览中的文本、画作可能无法超越物理维度做到永垂不朽,但先辈们不畏死亡、矢志不渝的精神确是不可磨灭的。

——21出版专业 邱奕杉

这次中山图书馆的参观让我受益匪浅,在讲解员和老师的说明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香港沦陷后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滞留香港的危难之际下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地扛起营救大旗的情景。展览中看到的文本、图片和画作更让我跨越时空般地沉浸其中,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必将永垂不朽。

——21出版专业 何思翰

这次中山图书馆的参观让我感触颇深,在讲解员和老师的说明中,我仿佛身处当年香港沦陷后大批爱国知识分子滞留香港的危急关头,党派来的营救小队伸出了希望的援手。这是对国家文脉的留存,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的展示已经告一段落,不过党领导下的营救小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应当在我们今天继续传承与弘扬下去!

——21专门史专业 田祺

今天有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观看“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通过张丽军老师和讲解员姐姐地精彩讲解,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在危机时刻,不仅从武装层面护国,而且也保护文学艺术。及时营救了柳亚子、宋庆龄、茅盾、梅兰芳等文化名人,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发展保留了火种和命脉。

——21古代文学专业 杨玉琳

此次活动让我深受震撼,展览依托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直观的给我们呈现了大营救过程中的惊心动魄。中共党组织为与东江抗日游击队重视文化名人,冒险营救,我为此深受感动。柳亚子、邹韬奋、矛盾等文化名人脱险之后,继续发挥自身的力量,为抗战作贡献,令我深感佩服。作为青年一代,应该不忘昔日艰难困苦,砥砺前行。

——21专门史专业 陈婉晴

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很有幸能够前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学习“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纪念文献展”,通过讲解员和老师的讲解与补充,结合丰富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八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活动,明白其对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既要学习东江抗日游击队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要努力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血脉。

——21专门史专业 唐静

今天有幸参观了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文献展,感慨颇多。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中,无数仁人志士心向祖国,在东江纵队的努力之下奔向光明。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与讲解,使我对这段尘封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对于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1历史地理专业 韩济泽

今天参加的“故纸无声诉风云”展览让我感触颇深。面对着残酷的中日战争,文人勇敢地以笔做器,冲锋陷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他们同时也遭到了敌人的重点攻击。面对这一现实,伟大的党组织挺身而出,分东西两线开展救援工作。茅盾称这一活动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此言不虚。正是一位又一位的党员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了属于中华的文脉,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精神文化财富。身为新一代青年,我们也应勇敢肩负责任,奋力向前!

——2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蒲岚

今天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举办于中山图书馆的“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纪念”文献展,这次参观使我收获颇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最艰难困苦的时期,一批爱过进步人士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为中华文化事业留存珍贵薪火。而在他们举旗站稳的背后,更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坚实可靠的后盾。这次文人救援大行动,是中华文化事业与文化精英的获救与保存,是粤港澳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红色精神与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气节的传承。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永远铭记如此精神,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晏雨柔

今天和老师同学一起参加中山图书馆举办的“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纪念”文献展,让我感悟颇深。作为粤港澳地区抗战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不仅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建设留存了宝贵薪火。参与这次活动的共产党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克服种种困难,作出了重大牺牲,这种为国奉献的精神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气节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向革命先烈学习,牢记使命,勇敢向前!

————2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刘苏苏

故纸无声,默诉风云。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本次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览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深入挖掘,仔细梳理出大营救转移路线,重现营救过程的艰辛和风险。跨越粤港澳三地、行程上万里、秘密护送800多名文化名人脱险,这场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抗日奇迹,是粤港澳地区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地区历史文化融合的见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血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1专门史专业 高楠

在此次“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纪念文献展”的参观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抢救”文化名人矛盾、柳亚子、梁漱溟、萨空了等人所作出的努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重视。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能够在那么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给后来的中国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财产。

——21中国古代史专业 邹生琴

很荣幸今天可以参观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看着墙上的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仿佛诉说着当年这段惊心动魄的营救。这不是一段躺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光荣事迹,也不如故宫文物转移那样被人熟知,它是粤港地区人们如数家珍的骄傲,是东江抗日游击队拼死守护的文化火种。我们营救不仅仅是文化名人,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得以支撑我们迈入今日的繁荣。故纸无声诉风云,风云变幻故纸展。很感谢每一位平凡而鲜亮的先辈,他们的无畏付出,换得我们今日的繁荣安康。

——21文艺学专业 梁冰雪

非常荣幸有此次机会与张丽军老师、暨大文学院同学们一起前往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观看“故纸无声诉风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文献展”。通过张丽军老师和讲解员姐姐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在危机时刻,不仅从武装层面护国,而且也保护文学艺术。及时营救了柳亚子、宋庆龄、茅盾、梅兰芳等文化名人,为我国的文学艺术发展保留了火种和命脉,同时为岭南两广地区的文化提供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此地区传播和弘扬了如戏剧、话剧等优秀艺术形式,为我们岭南两广地区的艺术底蕴添砖加瓦,也为岭南地区的教育界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为岭南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2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罗鑫玥

故纸无声胜有声,尽诉风云几时休!中山图书馆展出的旨在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的文献展深入挖掘那个年代的史料,清晰详细地介绍负责营救的队伍以及身陷囹圄的文化名人。通过此次的参观活动,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被那个年代那一代仁人志士强烈的爱国心、责任感所折服。同时此次的救援活动也留存了中国文脉,内心震撼良久!

——21历史文献学专业 杜赟梅

故纸无声诉风云!在文学院的领导与组织下,有幸与文学院的同学一起观看中山图书馆展出的旨在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80周年的文献展。通过讲解员的耐心讲述与张丽军老师的细节补充,深入挖掘那个年代的史料以及人物故事,清晰详细地介绍负责营救的队伍以及身陷囹圄的文化名人。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国共两党在危机四伏关键时期的合作,才使得在众多领域成就显著的文艺工作者得以保存并继续发光发热。通过此次的参观活动,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被那个年代那一代仁人志士强烈的爱国心、责任感所震撼,感谢如今和平发展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安稳。

——21古代史专业 梁雅婷

一直以为,中山图书馆仅仅是一座容纳书籍的房子,不曾想在这篇土地上还发生过这么多令人动容的事迹。在讲解员的带领之下,由这片土地发散出去的故事慢慢浮现于脑海。一幅幅黑白的照片,斑驳的画报,泛黄的书籍,都在讲述着那一段苦难却饱含激情的时光。参观完毕,思绪却久久拉不回现实。多亏了一次救援计划,文明的火种才得以存续。

——21出版专业 陈昊


图片|罗鑫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文字|侯琼玲

排版|林振宇

初审|钟溪

复审|肖丹

终审|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