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乡土小说•文化变迁”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1-12-07 发布单位:文学院

123日至5日,由暨南大学文学院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课题组主办的“鲁迅·乡土小说·文化变迁”青年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与会。论坛共设六场专题发言,专家们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宋剑华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文学院程国赋院长在致开幕辞时指出,适逢鲁迅诞辰140周年,本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学科持续关注乡土文学的发展,2019年,贺仲明教授获批“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启示、关系研究及文献整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1年,张丽军教授又获批“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他相信本次青年论坛将为鲁迅与乡土研究挖掘佳作,开拓方法,为青年学者“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建立开放、共享的平台。



暨南大学贺仲明教授在致欢迎辞时,首先对克服困难前来参会以及线上参会的各位学术界同仁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两大议题为“乡土小说研究”与“鲁迅研究”,二者紧密关联,极大丰富了本次论坛的内容,这里包含着当下现当代文学中最新涌现的方法和思想,希望通过本次青年论坛构建起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为学术研究进行推动。

在乡土文学主题的第一场发言中,西北大学雷鸣教授打破传统认知中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将乡村放置在城市化的语境中考察。中山大学张均教授以《马桥词典》为切入点,考察韩少功所呈现出的区别于启蒙、抒情、革命传统的乡土书写。浙江师范大学的王洪岳教授将农民的法治精神、公民精神纳入对乡土文学的考察中。山东大学的史建国教授从传播的角度,考察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农村版”,进而分析当时的文艺观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江西师范大学的江腊生教授探析新时期乡土文学中的知识叙事。南京大学的周鹏教授从农村干部、“第一书记”的形象入手,论述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乡村权力格局。暨南大学博士生张增益从“闲话”的角度分析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书写。学者们对这些文本的考察,体现出了乡土文学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在第二场发言中,华南师范大学吴敏教授以周扬的文学思想为中心,对新时代农民问题做了深刻思考。浙江大学的姚晓雷教授从地域民间文化视角对《朝阳沟》进行重读。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巫小黎教授就乡土离席,乡民立场的乡土小说提出了独到见解。《河南大学学报》的张先飞教授从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话语事件这一个案入手,发现话语乡土与现实乡土可能存在的错位问题。中山大学的郭冰茹教授就劳动、女性、新人等议题展开精彩论述。广西大学的赵牧教授通过《风波》和《社戏》两个文本,分析鲁迅对传统话语的复杂态度。暨南大学博士后包莹以苏区文艺为研究对象,认为其传达了乡土文学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精神实质,是乡土文学的重要补充。

在乡土文学主题的第三场发言中,湖南大学谭桂林教授聚焦物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善于发现新质文本,使得文本意义增值,具有文学批评的示范意义。山东大学马兵教授敏锐地关注到新世纪乡土文学中的“常”与“变”。山东理工大学的张艳梅教授从山东乡土小说代际转换的角度出发,探讨其在作品主题内涵和审美经验上的差异。南通大学的秦香丽副教授从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农民的返乡创业入手,考察作品中出现的审美特质。吉林外国语大学的宋学清副教授探讨“改革小说”四十年农村改革者形象的文学嬗变,对小说产生的历史场域给予关注。江苏师范大学范伊宁老师从方言词汇语音角度分析乡土小说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地域文化氛围。

在乡土文学第四场发言中,北京大学的李国华副教授从“非战文学”问题谈起,重新解读了许杰的《惨雾》。嘉应学院的杜昆副教授对陈残云《香飘四季》进行文本细读。暨南大学博士生李珍妮关注新文化运动如何在西北这一空间展开与推进,具有重新描绘中国现代文学版图的重要意义。山东理工大学的翟羽佳副教授关注网络书写如何呈现乡土中国向都市化中国转型过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杭州师范大学的张惠苑副教授探讨毕飞宇作品中女性之间的互害母题。中山大学博士后王怀昭探讨工农兵文学时期革命叙事中的知识女性的身份建构。暨南大学博士后林培源解读《邪不压正》与土改后的乡村治理问题。西北大学博士生王慧勇从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中的春节入手,探讨节日如何成为论证革命斗争正义性与革命政权合法性的表达工具的问题。

在鲁迅研究专场的第一场发言中,南京大学王彬彬教授、暨南大学孙伟老师运用新材料、新方法重新解读阿Q形象,更加激活了《阿Q正传》的文本意义。湖南师范大学周仁政教授运用福泽谕吉的文明论寻找《故乡》研读的新途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庞秀慧副教授探讨在新的社会媒介中,带有消费符号的鲁迅在年轻人眼中呈现出怎样的形象。吉林大学张一帆老师用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消长关系反观《铸剑》文本。山东大学赵坤副教授从私人记忆的社会空间和政治性情感几方面探讨《回忆鲁迅先生》的文体贡献。

在鲁迅研究的第二场发言中,西南大学的李永东教授通过杂文、小说的对读探析鲁迅的家庭解放叙事。上海交通大学的符杰祥教授认为鲁迅译介《造人术》以断为续,构建了一种完整的科学想象和启蒙规划。四川大学的周维东教授从鲁迅的“变戏法”之喻,看新知识群体在精神上游民化的现实。中国传媒大学的刘春勇教授探讨鲁迅对中国传统“文章”创造性转化的两种路径。暨南大学的张丽军教授从开平碉楼文化谈到乡村振兴问题,提出尊重当地地方文化与人的发展的观点。首都师范大学的孟庆澍教授从《非攻》谈鲁迅对墨家的认识。华南师范大学的李永中教授从无家、无常、无声三个方面,探讨《祝福》中“弃”的书写。浙江大学博士生陈玉璇探讨十七年民间文学对鲁迅资源的征用。

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吴敏教授主持,暨南大学张丽军教授作学术总结。他认为,本次论坛关注鲁迅研究与乡土文学研究这两个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具有极大的意义。张丽军教授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本次的论坛,一是“传承”,对鲁迅等乡土作家的思考意味着文化的传承;二是“流变”,从不中断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始终回应着时代的新变问题,这也督促知识分子不断找寻自己在时代中的定位;三是“创新”,与会者极具创新的学术观点使得本次会议具有极大含金量。


  撰稿:汤静雯

审核:贺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