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第一课|恪守学术道德,树立良好学风——文学院院长程国赋教授为2020级全体研究生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0-10-21 发布单位:文学院


为更好地引导研究生在今后的学术道路上端正学术态度,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01015日晚,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教授在富力教学楼A117教室以“关于学术道德规范的几个问题”为主题,为2020级文学院全体硕士、博士研究生讲授了“思政第一课”。本次活动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蓝媛慧主持,2020级全体硕士、博士研究生认真听讲,展现出了文院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

课程开始之前,蓝媛慧老师向大家传达了一个喜讯:我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排名第9名,进入全国高校的前5%,继2019年排名第14名(前8%)后,再次入围榜单并实现排名提升;中国史专业则较去年前进2名,位居全国第15名,全省第2名。我院文史学科在高水平建设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这与学院长期以来充发挥师资雄厚的优势、注重教学科研成果及名师教学经验、科研和实践条件,立足学科体系建设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她勉励在座各位硕士与博士新生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潜心学习,再接再厉,为文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随后,程院长正式开始为在座新生讲授思政第一课。本次课程围绕学校和学院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从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违反学术道德的种种表现、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剖析、如何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等四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了研究生树立良好学术道德与诚信观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程院长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典型案例作为引子,以此警示在座的文学院研究生新生同学在今后的学术科研活动中,务必坚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以严谨作风和科学方法对待学术科研,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唯有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远离学术不端,方能在学术的沃土上深耕细作。

程院长向同学们详细阐述了学术道德的重要内涵及其意义。作为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学术道德是每一位从事学术研究者应具备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道德素质,更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时刻保持优良的学术道德与严谨的治学精神,是做好学术研究的“生命线”与“红线”。具体而言之,对于文史领域的学生来说,文献资料的考据与研究的地位至关重要。因此在从事研究工作前,对于所研究课题的研究史回顾尤其值得重视。此外,应对个人研究时所倚的基础资料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充足、完备的文献资料、良好的文献资料辨析能力、准确的解释与引用,都是一名合格的当代研究生所缺一不可的。

程院长进一步指出了当前较为常见的若干种违反学术道德规范行为,包括出处与标准引用不严谨不规范,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不当或滥用署名,伪造、拼凑、篡改数据、结论、注释或文献资料等。作为学术进步与创新的基石,学术道德诚信若遭破坏,不仅将严重败坏了学术空气,阻碍学术进步,更会直接侵蚀学术殿堂的根基,严重阻碍学术研究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一字一句,语重心长,让全场同学们深受触动。

通过展示十例学术不端的鲜活案例,程院长再次着重强调了学术道德问题。诚如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言:“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欲致力于做学问,首先学做人。唯有此,方能对得起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往学术殿堂之路绝无捷径可走,严谨踏实,真才实学,方是正道。广大研究生同学要摒除侥幸心理,提高认识水平、强化自律意识,切实熟悉牢记学术研究各环节应遵循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懂得学术活动中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夯实学术科研“高楼大厦”的根基。

程院长表示,学术科研不端的产生与诸多因素有关。除了研究者本身的科研能力外,当前的相关学术评价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正常的学术批评与监督风气还很缺乏,学术界也存在功利化、庸俗化的倾向。这都对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产生了较大影响。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学术道德诚信建设更需要从细节抓起,从日常抓起。学院一贯对“学术不端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作为大家进行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学院及研究生导师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努力为广大文院学子营造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学术科研氛围。

在课堂的尾声,程院长深情寄语全体新生同学:端正为学治学的态度,要时刻不忘遵守学术规范,摒弃学术不端,爱惜学术羽毛,珍视学术声誉,努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文院学人。蓝媛慧老师也勉励广大文院同学要“踏踏实实做学问,干干净净写文章”,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暨南园里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不断完善与提升自己,做到不负学院嘱托,不负时代期望。

在本次的研究生“思政第一课”中,程院长的谆谆教导,发人深省,进一步引导了同学们正确认识了恪守学术道德的重要意义,有效提升了我院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的实效性。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生涯里,一批批文院学子也将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为学治学精神,以真才实学铺就自身成长之路,乘势而上,奋发有为,迎接文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字|陈颖文

图片|张超

审核|肖丹

终审|程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