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召开新引进教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0-09-14 发布单位:文学院

为更好了解和掌握新进教师的发展需求,增强新进教师对我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创文学院美好未来,910日下午15:00,暨南大学文学院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欢迎新进教师加入文学院大家庭。文学院院长程国赋、党委书记魏霞、副院长李云飞、王京州、党委副书记蓝媛慧、办公室主任王潇潇与16名新进教师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文学院党委书记魏霞主持。

魏霞书记首先对各位新进教师加入学校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向全体新进教师献上教师节的真挚祝福,并一一介绍了参会领导。魏书记表示,文学院向来有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的优良传统。新教师的加入为学院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力量,也为学院发展建设带来新的希望。魏书记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相互沟通,营造新老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共同思考,共同进步。同时,鼓励各位新进教师畅所欲言,进一步了解学院工作,提出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为推动文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接下来,程国赋院长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作为我校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暨南大学文学院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成为暨南大学办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学院。我院文史哲学科门类齐全、体系完善,专业优势明显,文化根基深厚,具备从本、硕、博到博士后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自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我院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重要学术成果申报等方面捷报频传。程院长表示,今年是学科评估的关键一年,希望全体新进教师紧密团结,共同努力,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文学院打造一流学科添砖加瓦。同时,程院长还以詹伯慧、饶芃子等老一辈文院教师为先进典型标杆范例。他们德高望重,却依然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亲力亲为,参与主持参与了多项具有开拓性的研究课题,藉此勉励在座新进青年教师继续加强自身学习,勇攀学术高峰。程院长也指出,当前我院的教学尚存在一定短板。培养人才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是大学的根和本。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贯彻统一的。二者如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必然能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锻造强势学科。

李云飞副院长在讲话中表示,文学院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文、史、哲的相互多元融汇贯通,实现了良性的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在座的青年新进教师要勇于突破学科边界,勇于“跨界”,多参加、多了解,多认识,交叉融合文史哲多学科资源,打破原有的学科瓶颈,探索新的学术研究路径,才能使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此外,他也为青年新进教师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若干宝贵意见,如主动结合岭南地域,适时调整研究方向与角度、可以以自身博士论文为突破口,多切磋、勤研磨,为今后的进一步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蓝媛慧副书记提出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她表示,当前在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过程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特别是当前处在校园疫情防控时期,要努力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纪律性。此外,针对高校学生中广泛的心理问题,要推动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多方协同工作、联动推进,针对重点学生人群分类提供心理服务,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构建高校学生多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王京州副院长从当前文学院本科教学情况出发,再次强调了我院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两大任务,教学与科研应有机结合,二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近年来学科评估标准中,教学水平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在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下,高校教师务必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更加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切忌厚此薄彼。此外,他也结合内外招学生在具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具体学习差异,为新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方式上提出了若干建议。他表示,学院也将积极创造条件,在日常教学特别是在课程安排、授课方式、课时编排上,给予广大教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充分保障教学主动性与创造性,打造更多高质量课程。

各位新进教师踊跃发言,纷纷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围绕工作以来所思、所想、所悟、所做、所得畅所欲言,交流经验,沟通思想。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学院工作的支持与认可,畅谈了自己在教学、科研和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对现有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科研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表示要珍惜暨大提供给大家的优质平台,努力为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学校高水平大学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座谈会始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气氛热烈而融洽。


在座谈会总结中,魏霞书记寄语新进教师:努力争当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将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联系在一起,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发挥自己的智慧才干,共同推动文学院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信随着一批批新进教师人才的倾力加入,一定能使文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培养和造就一代代人文英才。


图文|陈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