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教授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19-12-16 发布单位:文学院

1212日下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赵稀方教授做客暨南大学,在教学楼129教室为广大师生做了一场题为《翻译现代性——五四期间的翻译》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黄汉平教授主持。

  

赵稀方教授以“漫谈”开始,对比了当代中文系学者与外文系学者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他认为,不同学科的学者应打通研究方法,只有获得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思路,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之内,才能站在一个高度推出优异的研究成果。

 

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学界出现翻译的文学研究转型,即将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翻译研究。简言之,就是将翻译作为一个文化阐释和文化塑造的手段加以塑造。在前提上,它打破了原著中心论的传统。也就是说,翻译的移植并不天然的对等,变化是必然的。正如在后现代历史观念的变化,不是“话语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话语的年代”,文化研究视野里的翻译研究由研究“翻译如何对等”到“翻译为什么偏离”。翻译偏离的原因,自然是历史语境的变化,由此展开对于思想史的描述。

 

那么应如何“以古鉴今”呢?赵教授随即回顾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和翻译家。从晚晴到五四,文学翻译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一文的巨大贡献,是为中国文坛确定了文学的阶段和等级。晚清以来的文学翻译之所以鱼龙混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坛对于外国文学认识不清,区分不了通俗作品和名家名著。陈独秀的分法未必准确,但给国人提供了一个识别西洋文学的标准,对后来的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另一位新文学主将是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则是胡适对于自己的文学改革思想的一词概括,也是他对于翻译思想的一次系统表述。胡适认为创造新文学唯一的方法就是翻译西洋文学。鲁迅首次发表译作的《新青年》七卷一号,是后期《新青年》的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陈独秀与胡适的分歧日益公开化。结果是,胡适逐渐淡出《新青年》。周氏兄弟的时代开始。特别从翻译的角度看,周氏兄弟——主要是周作人——取代了胡适在《新青年》的主导地位。在翻译方法上,周氏兄弟对中国翻译文学的最大贡献是“直译”。

 

以翻译为视角,一些文化现象也有了新的解释可能性。赵教授指出,五四时期的两大文学派系——《学衡》派与《新青年》派——的差异,并不在于是否引进西方,而是该引进哪个部分。《学衡》派的思想理念是“诵述中西先哲之精言以翼学,解析世宙名著之共性以邮思”,即融通中西文化,一方面阐述国学精粹,另一方面介绍西学经典。《学衡》的翻译思路,也由此而来。

 

在随后的互动提问环节,师生们踊跃发言。一场原定2个小时的讲座,足足开了3个小时,可谓一顿“超值”的知识套餐。赵教授的睿智解答,以及与主持人黄教授的幽默互动,都给在场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更有广东工业大学的学者慕名而来,一睹赵师风采。

 

  

主讲专家简介:

赵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代室主任,“20世纪海内外中文文学”重点学科负责人,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文学评论》编委、“人大复印资料”执行编委等。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成功大学、东华大学、波兰罗兹大学等校客座教授,著有《小说香港》《后殖民理论》《理论与历史》《翻译与现代中国》等著作,主编“后殖民经典译丛”。曾应邀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等地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演讲。

  

                                                            ( 陈志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