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华:切磋琢磨中“师”“徒”可换位 教学暗相长

发布时间:2019-02-15 发布单位:文学院

https://www.jnu.edu.cn/2018/1229/c2624a270008/page.htm

  

暨大曾有一门“网红”公选课“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学生爆棚,甚至站在教室后面听讲。该门课的主讲老师,是我校文学院的宋剑华教授。宋剑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刊物发表过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过10多部学术专著,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是治学的“老手”和“好手”。然而成为教师37年,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先后为近3000名本科生授课,并培养了10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20多名博士研究生。他更看重的不是学术成果,而是能否成功地把学识修为传授给学生。

“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他娓娓道来与学生的故事。

保证把“分内的知识”讲好严格避免“吹水”课

教学这门学问,有时容易掉进照本宣科的陷阱,宋剑华对此十分警惕,“一位老师应该独立开展大量学术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他认为,仅借用旁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教学,缺少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很难教好学生。他还善于将学科新知引入课堂,鼓励和引导学生接触前沿成果,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和思想转换,“要让学生的学术水准与国内一流大学持平。”因此他坚持大量阅读和科研,提升专业素养。

他很怕浪费学生的时间,“他们的时间很宝贵,很多学生毕业时觉得自己四年里没学到什么。”他觉得老师要负上很大责任。尽管上课用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他仍然在每节课前花大量时间备课。课堂上他严格避免“吹水”,他说,“我只讲我分内的知识。”因为他只能保证把“分内的知识”讲好。这种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苛责的心态,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也培养起学生的学术修养和兴趣。宋剑华的许多学生,后来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继续研读,投身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

文学研究往往通过单纯的语言文字描绘抽象的美学感受,文学教学亦如是。但由于审美的丰富性与语言文字内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不少教学内容经过语言文字后会“失真”,教师难以将文学审美感受准确、充分地传授给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宋剑华积极运用多媒体工具教学,把将文学作品的静态文字,转化为视觉影像的动态效果,先后制作了2000多幅PPT教学画面,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将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把学生当孩子以“授徒”方式指导学生

宋剑华在学生面前拥有一个称呼——师傅。他觉得自己就像带学徒的木匠,手把手教学生做衣柜,“先让他们照猫画虎,熟练后引导他们自己做,最后能创新、能出师。”这个过程需要耐心。指导学生时,如果讲解几遍学生都不理解,宋剑华以前不时急躁。

后来他也反思,发现耐心、亲切的交流更能让学生掌握要领。从前的徒弟跟师傅同吃同住,不就是半个孩子?他说,“应该把学生当孩子看,亲近他们。”他投入了大量时间与“徒弟”们相处,课后经常与学生散步、聚会、聊天,天南地北。“徒弟”们找他“聊聊”,他不管多忙一定答应。渐渐地,“徒弟”们的“手艺”学得很快。许多很棒的学术观点,在师徒一行平日“谈人生谈理想”般随性浪漫的交流中,悄然流淌。

“还要多做一点给他们看,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宋剑华表示,应该从文学作品审美中升华出人性和道德修养问题,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是不能分家的,文学本身就是经验的投影。通过这种以文学为切口的人文教育,他担起了“师傅”的责任。

不断自我完善“徒弟”亦可成“老师”

“有时上课发现自己讲不下去了,或者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当时觉得很尴尬,回去之后觉得这个问题真是切中要害!”宋剑华认为,学生能启发他进行更深刻的思考,“不是说学生青涩而我成熟,授课时我也在自我完善。”借助与“徒弟”们的互动,他在科研路上时常有新思路,他的“徒弟”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他学习的对象。

从教“学生”变成带“徒弟”,从单纯的传者蜕变为学习者、探索者,“有什么比站在讲台上和同学们对话更开心的呢?这就是我的幸福感。”宋剑华如此总结他的教学人生,感受着教学带来的滋养。

(暨南大学新闻社 李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