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1日到16日,我校举办了2017年暨南大学“粤港澳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来自香港岭南大学的16名师生和由我校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共同度过了5天的学习生活,大家认真学习、互动交流,了解并探讨岭南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不仅参观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市广绣美术研究中心,还游览了陈家祠、光孝寺、肇庆七星岩和端砚文化村等著名景点,不仅对岭南文化有宏观感受,更有体验式观察。5天的学习交流,提高了同学们对岭南文化的认知,增进了陆港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认同。
6月11日上午,岭南大学15名学生在该校历史系教师刘光临教授的带领下,在香港集合后一起到深圳,并由我校早已等待在深圳湾口岸的专车接回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当日下午2点,他们到达本部后随即入住专家楼。
下午4点钟左右,岭南大学师生和我校志愿者共同参观了暨南大学校史馆,通过讲解员的耐心讲解,同学们了解了暨南大学从1906年建校到现在的发展史,深刻感受到暨南大学在百余年发展过程中的磨难与辉煌。作为香港的8大院校之一,岭南大学同样具有较长的办学史,该校始建于1888年,前身为格致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大学院系在调整中与国立中山大学及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合并,组成现在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在暨南大学世界学生来源地图前,同学们久久注视,暨南校友的足迹覆盖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暨南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国际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这一点很值得称赞。”来自岭南大学的庄灿鸿说。当天晚上,在龙狮馆举办了“破冰之旅”活动,本次活动以组为单位,同学们混合分为四个小组,在三个项目上进行组间“对抗”,活动中同学们都十分投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近两个小时的“破冰之旅”推动陆港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6月12日上午,在第二文科楼616教室,本次“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正式拉开了帷幕,出席开幕式的有我校副校长宋献中、文学院院长程国赋、學校港澳辦副主任王昱、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农教授,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刘光临、前广州市方志办主任陈泽泓研究员等。宋献中首先致辞,他深情概述了暨南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办学成就,总结了暨南大学110年风雨历程,同时对本次“研修班”报以真挚的祝愿,希望同学们在接下的几天时间内能够有所收获。随后,香港岭南大学领队刘光临代表岭南大学致辞,他阐述了本次活动目的主要是追寻岭南文化根源,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有所收获,同时对主办方暨南大学表示诚挚的谢意。
开幕式后,陈泽泓用粤语主讲《岭南文化概论》,他以时间线为主轴,对岭南文化的由来和构成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经过他的耐心讲解,同学们对岭南文化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了解岭南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兼容并蓄的结果。下午,研修班一行参观了广州著名古建筑陈家祠、光孝寺,又参观了我校番禺校区。作为我校新建校区,番禺校区于2014年9月正式竣工,占地约1000亩,宽阔的校园马路,美丽的校园环境给岭南大学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月13日上午,研修班一行来到广州市“红线女艺术中心”,受到广州粤剧院董事长余勇等领导的热情接待,他首先对红线女艺术中心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同学们对红线女的演绎历程和艺术中心建设进程有了初步认知。随后在艺术中心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一睹红线女各个时期的演出风采,观赏了“女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戏服、剧照、艺术历程,感受到一位伟大艺术家特有的魅力。作为中国粤剧史上花旦行当中影响最大的唱腔流派之一――红派艺术的开创者,红线女早年曾主要在香港发展,1955年返回广州,更加专注自己的演绎事业,2009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临别之际,红线女艺术中心送给每位同学一件粤剧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的光碟,作为我国动画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粤剧动画电影,该剧曾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当日下午,在南方剧院,同学们观看了著名粤剧节目《碧海狂僧》,该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陈韵红领衔主演,整台戏时长约两个小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观赏,优雅的唱腔,灵动的步伐,生动的表情变化让同学们看得如痴如醉。“我对粤剧很感兴趣,之前只看过一次,这次在现场很有感染力”,岭南大学黄康纶激动地说。很多岭大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一辈都非常喜欢听粤剧,岭南戏剧文化的基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当日晚,研修班一行夜游珠江,游珠江、看夜景,珠江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同学们争相拍照,自然风光、古港余韵与现代化建筑气息相互交织,令人沉醉。
6月14日上午,在第二文科楼616会议室,叶农教授用粤语主讲《岭南风景名胜》,叶教授详细地介绍了岭南文化胜地及岭南特产,同学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岭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讲座中,叶农教授不时展现出接地气的一面,他将提前准备好的荔枝分给同学们吃,同学们不仅吃得津津有味,听得也十分投入,“本来以为木瓜是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原来是十七世纪从南美洲引进中国的”,我校志愿者李威不无感慨,作为一名广东人,他觉得这次研修收获颇丰。
当日下午,研修班全体成员赴肇庆参观端砚文化村及七星岩景区,肇庆市港澳事务局科长刘思杰、肇庆市港澳事务局副科长梁伟涛热情地接待并陪同参观。在紫云轩端砚艺术馆,肇庆市端砚协会副会长程柱开为大家介绍了端砚的代表作品,同时现场演示雕刻手法,在程柱开的鼓励下,同学们也跃跃欲试,拿起雕刻工具在废石上“涂鸦”,“我将来也要当一个端砚雕刻家”,来自岭南大学的庄灿鸿半开玩笑地说。下午4点左右,研修班一行来到肇庆著名景点七星岩,当日天气闷热,但同学们似乎也忽略了这种感觉,七星岩久负盛名,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墨客游历至此题词赋诗,咏叹之语都被雕刻在陡峭的石壁上,因此得名“摩崖石刻”,作为中国宋史研究的权威专家之一,刘光临教授在摩崖石刻前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时不时出一些考究古代地方名词的题目给大家,临摩崖,思古人,谈文化,风景与妙言并存,仿佛是一场文化盛宴。
6月15日上午,广东工业大学孙恩乐教授为同学们讲解《岭南工艺美术》,孙教授从面料、刺绣和光彩三个角度介绍了岭南地区的工艺美术特征,包括粤绣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制作程序,同时还讲解了广彩瓷的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并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广绣的工艺作品。她鼓励同学们多多关注广绣工艺美术的发展动态,为推动岭南工艺美术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下午,研修班一行来到广州绣品工艺厂,在广东传统工艺技术创新研发室主任张保红的引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厂内展出的各类展出的广绣制品以及刺绣的生产厂间。远远望去,栩栩如生的广绣工艺品却是一针一线慢慢针织而来,据张保红介绍,这里的很多刺绣产品都是经少则几月多则一年多的时间制作完成,全部都是手工制作。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广绣产品的精湛工艺水平。张保红还亲自为同学们演示刺绣的工艺制作过程,同学们不仅能够亲眼目睹刺绣大师的精湛技艺,有的还拿起针线也亲自尝试起来,志愿者潘婷对刺绣很有兴趣,“很震撼,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精致的粤绣作品,制作精良,巧夺天工!”据广州绣品工艺厂销售经理张敬文介绍,该馆内所有展出作品是十几年累积的成果,而这里也是广州最大的粤绣手工制品生产基地。
五天的学习生活很快过去,当日18:30分,在明湖楼餐厅,研修班闭幕晚宴也拉开了帷幕。出席晚宴领导和老师有暨南大学海外联谊会秘书长庄汉文、文学院党委书记邱向欢、港澳办副主任王昱、岭南大学刘光临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孙恩乐教授、暨南大学叶农教授以及体育学院体育馆关兆伟馆长。
庄汉文首先致辞,他热烈祝贺本次“粤港澳大学生‘岭南文化’高级研修班”取得圆满成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关切之情。他指出,当下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希望岭南大学和暨南大学大学生能够加强交流、学习,不断进步,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刘光临代表岭南大学发言,他觉得这次行程完全达到了感受文化、学习文化的目的,而活动本身就是回归之旅、学习之旅,他代表岭南大学对暨南大学的热情招待表达了感谢之情,同时他也期望岭南大学的同学们能够保持开放视野,不断求索、进步。
岭南大学的同学们也表达了自己5天来学习、交流的感受,澳门籍历史系大三学生锺卓杰代表所有岭南大学学员对志愿者同学表示感谢,他觉得这次活动使大家对岭南文化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希望以后能够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刚刚迈入大一的岭南大学学生翁静仪对这次的粤剧之行印象深刻,在她看来,粤剧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之一,同时她希望以后还能参加类似的文化学习活动。
文学院邱向欢书记、叶农教授为所有岭南大学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和纪念奖品,随后岭南大学和暨南大学互赠礼品,同学们载歌载舞,在一片欢乐的氛围中,本次研修班正式落下了帷幕。
6月16日上午,岭南大学师生乘车从暨南园出发直接到达香港,临别之际,大家互相握手、拥抱,5天的学习生活虽然很快结束,但陆港大学生的这份真挚情怀却将永远传承。
据悉,本次高级研修班活动是暨南大学文学院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个该类型项目,活动主办单位为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协办单位为暨南大学香港校友会和肇庆市港澳事务局。
作为本次活动的学生总负责人,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大三学生郑汶珠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贡献了巨大力量,“我觉得本次活动很成功,基本达到预想,可以从中得到经验为以后的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郑汶珠说。
本次活动总负责人叶农教授表示:“这次活动完满而成功,是属于港澳文化研究中心首次尝试的初战告捷,期待港澳学生和内地学生有更多的延伸交流。”(撰文:刘晨光 刘亚萍 摄影:苏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