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蓉 教授、博导
赵静蓉,女,1976年生,山西人。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97年至2000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导师王长俊教授。
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周宪教授。
2003年7月至今,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5年10月,获评副教授职称,获评硕士生导师资格。
2010年10月,获评教授职称。2011年6月,获评博士生导师资格。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联系导师Homi K. Bhabha。
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英国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联系导师Patrick Baert。
主要研究西方现代性理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在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内的演变及实践,重在对世界汉语文学及理论发展动向的研究,尤其关注文化现代性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当代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社会学理论与历史学的兴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觉文化与文化研究、比较诗学等问题。
1.本科生:外国文学史(欧美卷)、西方文化专题、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现代主义研究、英美文学双语教学
2.研究生:西方文论、西方现代文学、专业英语
论文:
1.《论情感与形式》,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2.《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发表于《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3.《生命的艺术与祭礼——从“醉酒”论阮籍与李白人格精神的异同》,发表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1期。
4.《我们七十年代生人的生存悖论》,发表于《粤海风》2000年第3期。
5.《追忆似水流年--对怀旧的一种精神分析》,发表于《文学评论青年学者专号》2001年。
6.《逝去的京剧精神》,发表于《艺术百家》2002年第1期。
7.《颠覆和抑制——论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发表于《文艺评论》2002年第1期。
8.《解读老照片》,发表于《文学前沿》2002年第1期。
9.《现代怀旧的三张面孔》,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10.《作为一个美学问题的现代怀旧》,发表于《福建论坛》2003年第1期。
11.《怀旧在现代性语境中的生成》,发表与《文学评论丛刊》2003年第7卷第1期。
12.《在传统失落的世界里重返家园——论现代性视域下的怀旧情结》,发表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4期。
13.《论卢梭与席勒的现代性批判》,发表于《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14.《从两种认同危机看中西现代性精神之差异——王国维和本雅明比较论》,发表于《福建论坛》2004年第7期。
15.《怀旧文化事件的社会学分析》,发表于《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6.《想象的文化记忆———论怀旧的审美心理》,发表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7.《诗意栖居的本真性——论海德格尔在现代性进程中的返乡之途》,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第1期。
18.《等待相遇的灵魂——读解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发表于《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19.《黑格尔对现代性的自识与反思》,发表于《求索》2005年第1期。
20.《现代人的认同危机与怀旧情结》,发表于《暨南学报》2006年第5期。
21.《从怀旧感看斯宾格勒的文化观》,发表于《学术研究》2006年第4期。
22.《“老照片”:现代人的文化“乡愁”》,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6日。
23.《文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意义研究》,发表于《教育评论》2006年第2期。
24.《通向一种文化诗学——对怀旧之审美品质的再思考》,发表于《文艺研究》2009年第5期。
25.《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文学人类学解读》,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6.《真”的真实与“假”的真实——论现代社会中“本真”与“仿真”的差异》,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27.《本土化的现代性及其后果》,发表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28.《马克思主义和后殖民研究——对本土化现代性研究理路的再思考》,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9.《全球化话语与历史记忆:真命题还是伪命题》,发表于《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20期(总第152期)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2期转载。
30.《中国经验与异域理论:以霍米的后殖民理论为例》,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31.《与俄罗斯文学的相遇与相守——汪介之教授访谈录》,发表于《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第5期。
32.《基于个体记忆的现实和未来:战争纪念碑上的美国》,发表于《光明日报》2012年7月16日。
33.《文化记忆与符号叙事:从符号学的视角看记忆的真实性》,发表于《暨南学报》2013年第5期。
34.《中国记忆的伦理学向度:对记忆危机的本土化再思考》,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2期。
35.《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反思:以记忆、空间和文化政治范式为例》,发表于《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
36.《福克纳的“寂寞”与“喧哗”》,发表于《书城》2013年3月(总第82期),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37.《大地上的异乡者:评<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发表于《俄罗斯文艺》2013年第3期。
38.《现代人的“都市病”:对城市化的怀疑与反思》,发表于《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
39.《记忆危机的伦理学阐释和社会学分析》,发表于《文化研究》第15辑。
40.《现代人归属感的缺失——以“公域”与“私域”的区隔为视角》,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41.《创伤记忆:心理事实与文化表征》,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
42.《作为“异己之物”的青春》,发表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10期。
43.《含混暧昧的“他者”》,发表于《东岳论丛》2015年第1期。
44.《记忆的德性及其与中国记忆伦理化的现实路径》,发表于《文学与文化》2015年第1期。
45.《记忆的陷阱与失败的身份认同——以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为例》,发表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46.《我们这个时代的创伤焦虑》,发表于《文化研究》第23辑。
47.《作为方法论的创伤记忆》,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48.《创伤记忆的文学表征》,发表于《学术研究》2017年第1期。
译文:
1.《女性的裸体:艺术、淫秽和性》,[英]林达·尼德作,赵静蓉译,发表于《文化研究》第3辑。
2.《理论的承诺:论理论在政治表述过程中的多重功能》,[美]霍米·巴巴作,赵静蓉译。发表于《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
3.《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笔记》,霍米·巴巴作,王立秋、赵静蓉、陈恒译,发表于《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4期。
1.2004年:暨南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中西怀旧文化比较研究”
2.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怀旧情结”
3.2006年:暨南大学教育技术“创新工程”项目英美文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
4.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现代理论语境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5.2010年: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视觉文化转向与现代人的身份认同”
6.2012年:暨南大学科研培育与创新基金远航项目“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危机与转型”
7.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理论范式研究”
8.2014年:暨南大学本科教材资助项目“视觉文化案例教程”
9.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记忆与文化表征研究”
10.2016年:暨南大学研究生全英语教学课程“西方文论”
1.2007年暨南大学第二届本科课程全英语教学竞赛优秀奖
2.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3.2014-2016年度暨南大学大学杰出青年第二层次
1.专著:《抵达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现象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专著:《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专著:《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北京:三联书店,2015年版
4.合著:《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周宪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本人完成6万字。
5.主编:《记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英美文学双语课程教学研究》、《专业英语教学的专业界定与设计》两篇文章,载于《外国文学史精品课程研究》,张世君主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