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中先教授到我院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5-11-13 发布单位:

余中先教授谈战争文学

 

 

20151026日下午三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厦门大学讲座教授余中先在文学院三楼中厅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战争文学(以法国为例)——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谈起》的专题讲座。与余中先教授同来的还有其夫人胡文学女士。此次讲座属于暨南大学文学院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之下的学术活动。

讲座由暨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负责人黄汉平教授主持,他首先转达学院领导对余中先教授到暨大文学院讲学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余教授的学术简历进行了介绍。余中先教授是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傅雷翻译奖评委等,现受聘为厦门大学讲座教授。他常年从事法语文学翻译、评论、研究工作,出版翻译作品六十多部,并著有多部文集,被法国政府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简单的介绍过后,余教授以颇具趣味性的“战争知识问答”开场,引起广大师生对战争文学的兴趣,并就此次选题原因作了说明。他认为,虽然大家都读过战争文学作品,但却少有人思考其背后的意义。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他希望通过介绍战争文学,来引发听众的反思,从文学的角度,谈谈人在战争中的思考与战争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在此次讲座中,余教授主要同大家探讨了一个问题,即如何回顾与反思战争。他以《法兰西兵法》一书为例,从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分别是何为法国人的兵法、战争如何才算结束以及如何回顾战争。

他认为,法国人把兵法称为战争的艺术,而对于战争的描述,通常是胜利者的书写,大多数时候,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人的牺牲才换来一场战争的胜利。

然而,战役的结束并不代表战争的真正完结,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当老兵去世、当我们再也认不出武器的时候,战争才算结束。在他看来,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却显得太过理想化。我们面临着一个悖论,即只有忘记战争,战争才算结束;但人们却不可以忘记战争。忘记战争的和平不能永固,只有时刻铭记,才能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

余教授指出,法国人写的比较好的战争文学作品,大都不是正面描写战场,而是通过描写普通人,特别是平民、小人物对战争的感受,来表现宏大的战争背景,《大海的沉默》、《灰色的灵魂》以及《男人们》等作品就是如此。这也体现出中法两国作家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法国的作品则更偏重于揭示战争的邪恶本质、给参战者带来的精神创伤以及暴露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引起反思。而中国的作品大多颂扬爱国主义、反击侵略、赞扬献身精神等,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写战争,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当然,中国的战争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优秀之作,老舍的《四世同堂》在表现战争时,就选取了小人物进行描写,特别是书中对于大赤包、具晓荷以及蓝东阳等人的刻画非常生动细致,与法国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就他而言,好的战争文学作品不在于其写作手法多么出色,而是要教会普通人如何忍受、度过战争,并且指引人们如何更好的活下去。

最后,他向大家展示了保尔·艾吕雅的《自由》一诗,期望通过这首诗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与热爱;也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以此来敲响警钟。在场师生情绪高涨,轮番诵读,最终由余中先教授与黄汉平教授洪亮激昂的朗诵为结,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掌声经久不息。

当天,讲座会现场座无虚席,不仅吸引了暨大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的广大师生到场,还有很多其他院校与专业的学生慕名而来。广大师生就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踊跃提问,包括“是否可以把战争当成‘世界记忆’”、“《男人们》中的老兵对自我身份的怀疑是否普遍”、“怎么界定战争文学”以及“经典译本是否可以超越”等问题,余教授也分别结合作品与自己的阅读写作经验,对提问做了详尽的解答,并就其中的热点问题与大家讨论交流。

讲座会历时两个多钟头,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