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01-18 发布单位:文学院

      为积极响应和推动国家新文科建设,提升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在新时代的学术延展力,暨南大学文学院本着扎根中华精神、面向创新未来的理念,联合《粤海风》杂志社,以“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创新”为主题于2021年1月12日-13日展开学术研讨会。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昌大学、澳门大学、河南大学、华侨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香港公开大学等高校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分别围绕“新文科时代文艺理论创新”“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数字时代与中国网络文艺评论新视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学与共同体美学”五个议题进行发言和讨论。

      会议开幕式由暨南大学文学院闫月珍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先后致辞。程国赋院长在致辞中代表文学院向与会嘉宾表示了感谢与欢迎,介绍了暨大的百年侨校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使命。强调了暨南大学文学院多学科、融合性的办学特色,汇报了文艺学学科成果。同时指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交叉融合,求新求变是文艺学学科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粤海风》杂志卢瑜主编介绍了《粤海风》秉承的人文关怀理念,通过汇报期刊的发展与成果,展现了与学界互动搭建文化平台,共创文化空间的实践与探索。暨南大学文艺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蒋述卓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如何创新,重点要放在其跨学科的特点上,而暨南大学文艺学一直有着关注跨学科、跨文化视域的传统。新文科时代,如何将各类学科融合是一个必要且挖掘空间极大的重点问题,本期研讨会特意增添了城市文学和网络文学作新的讨论焦点。


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致辞


《粤海风》杂志主编卢瑜致辞

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致辞

主持人闫月珍


一、新文科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在“新文科视域下当代文论创新发展”主题讨论中,蒋述卓教授指出,在面对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虽然文艺理论研究需要面向科技,面向未来,形成一种大众文化的转向,但仍要坚守人文主义立场。张节末教授对当前中国海外汉学研究进行了反思,肯定了暨南大学老师们在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赓续饶芃子教授和蒋述卓教授开创的研究传统,在新文科建设要求下,更要发挥该方向的跨学科、跨文化品格。南方科技大学李凤亮教授对“新文科”概念进行了深度解读,提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对策化、跨界化、技术化、国际化”的趋势下,文艺学学科的新文科建设应该找准自身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跨界融合,强化实践的导向,探讨范式创新,抓住当今发展机遇,充分把握交叉学科的建设规律;同时也要注重提升文艺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确保文艺学学科的后续发展动力。暨南大学刘绍瑾教授梳理了理论界西方文论研究四代学人的学术背景,以是否有跨文化学术能力为基础,讨论了这四代学人在治学方面的差异,并对当前西方文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诊断。暨南大学闫月珍教授通过研究本雅明关于书法、水墨画等中国艺术的讨论,以点带面阐述了20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汉学研究,认为当时欧洲汉学对中国的认知尚满足于前现代中国。暨南大学白杨教授以电影《掬水月在手》为例,展示了海外华人学者传记和电影概念的结合方式,提出了跨媒介传播参与文化建设、传达文化意识的可能性。

南昌大学刘毅青教授对本场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议,认为新文科建设最重要的探索是如何在保持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技术,保留人自身的“灵韵”。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保持作品生命力、理论生命力

二、中国文论建构要有世界视域


推进新文科建设,文艺学研究始终需要跨界意识,必须打通现代理论和传统资源的隔阂,保持和世界前沿理论的对话。相关问题在大会第二场“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得到讨论。

刘毅青教授认为,探究海外学者的现代文学研究对中国现代文论的建构意义,就要正视其与中国研究者的差异,破除“听者”“说者”模式,就要将其转化为美学问题,将探究“他者的他者”的差异直接转化为审美评价标准的差异,在“公共性”场域中,追问海外汉学对于国内研究的实质性意义。暨南大学刘彦顺教授认为中国有着成熟而系统的古典美学,从《周易·咸卦》的审美生活意义、构成方式、显现状态三个方面讨论了对创立中国审美时间哲学的启发,揭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绝对意向性、同时性、同步性,与中国传统修辞手法“兴”相联结,认为当代中国需要向古典美学中“恰如其时”的鲜活性中吸取经验。中山大学罗成副教授对当今热词“内卷”进行了分析,认为克服表面繁荣实则停滞不前的“内卷”发展模式,就要在世界视域下提出与“内卷”相对的“轴心”模式,使中国成为世界意义上的文明强国。

河南大学周飞老师从中国瓷器与法国文学的关系入手,指出中国瓷器在法国文学中成为了一种标志中国的核心意象,既实现了器物与文学的对接,也揭示了其在中法文化传播过程的特殊意义。澳门大学尤呈呈老师探讨了拟人论如何融入动物文学的艺术创作,彰显非人类视角、人与动物的亲缘关系及“人类世”背景下的伦理启示。暨南大学曾诣老师指出了目前中国古代文论术语的英译乱象,提出了明确中国古代文论“术语化”“异质性”两大特征的措施,以此形成“固定性”和“规范化”的英译策略。华侨大学苏文健老师提出当代美国华人学者存在着一种传统的文化意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跨文化倾向和全球性特征,体现了华人学者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守正与创新。

张节末教授对本次主题发言进行评议,认为刘毅青、刘彦顺、罗成从宏观视角,周飞、曾诣、尤呈呈、苏文健则从微观视角出发,共同探讨了海外汉学对中国文论的建构意义,强调了世界视域的重要性。


三、海外华文文学与华人学者批评


大会第三场讨论的主题是“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文学研究离不开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当代文论建构的世界视域也内涵着对海外华人作家作品的研究。如何根据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在方法论层面建构批评范式,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暨南大学蒲若茜教授以“亚裔美国文学研究之范式类型与范式转换”为发言主题,以亚裔美国人各个历史阶段的生存语境和文学想象为基准,提出了五种亚裔美国文学的批评范式。中山大学李石博士后“游牧诗学”的概念,以此来理解美国华人学者批评。

研究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本身的异质性特征和传播中的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四川外国语大学刘云春教授以具体作品为中心,将目光投向中国诗人顾城在海外居住时期的诗画创作,认为其在跨文化背景下存在一种超现实主义倾向。中山大学助理教授郭超则以梅艳芳访美巡演这一事件,通过中西方学者的评价,反思了历史上中华文学海外传播的“自我东方化”现象,认为这种现象加强了西方的东方主义情绪,对中西方文化的平等沟通构成了障碍。贵州民族大学李卉芳副教授则以华裔美国作家梁志英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透视了处于中西文化裂隙中美籍华人精神世界的演变。

暨南大学白杨教授对本次讨论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蒲若茜教授对批评范式的总结,是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梳理,对亚裔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可挖掘的话题。刘云春教授的发现是一种弥补短板的尝试,有利于搭建海外华人文学研究和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桥梁,拓展了学术空间。李石博士后探讨的“游牧诗学”概念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有很好的阐释力,赋予了文化研究诗性的浪漫气质。郭超老师的研究内容翔实,采用丰富资料,还原历史语境,在对现象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很好的理论阐释,直指当前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仍然存在的症结性问题。



四、数字化时代需要新文科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网络文艺已然成为文艺理论研究不可忽视新内容、新现实。由于载体介质的改变,网络文艺具有很多新特质,特别需要跨学科、跨媒介人才,这也是新文科时代人文研究要着力拓展的新研究视点。为此,会议特邀了新闻传播学、符号学、网络文学、新媒介艺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围绕“数字时代与中国网络文艺评论新视点”进行探讨。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提出,在技术革命和互联网时代,需要关注“媒介圈”,媒介与人类文明传承相关联,作为一种载体,揭示了技术与文化之间过去的和当前的互动关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每个媒介场域、媒介圈层,都是权力关系和文化内容的体现。学术界需要对每一种“小媒介圈”以及不同的“小媒介圈”的媒介组合方式、内容表达和意义承载开展深入研究,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新媒体时代文化、媒介和社会的整体观念。贵州财经大学周兴杰教授细数了三次重要的市场变迁对当代中国美学的推动,认为面对技术革命推动市场大变迁导致的新时代文艺生产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我们还应当回到传统的文艺的生产和消费问题,倡导创造性创意,开展可持续、全民性的审美教育。

怎样评价当今的网络文学,暨南大学王小英教授和电子科技大学崔艳秋副教授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王小英以商业互联网文学平台为切入点,探究了平台的中介经济属性,揭示了该属性对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造成的身份裂变和作品范式的消解,认为网络文学行业内部形成了不良的生态系统,而只有新的媒介的流行才能改变网络文学生态。崔艳秋以wuxiaworld网站为例,追溯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认为中国网络文学具有“世界文学”的意义。

广东财经大学江冰教授对本次主题发言发表意见,认为曾一果提出的媒介圈观念,对于中国文学正面临的转型问题提供新的解读方式,同时强调无论媒介发生怎样的变化,文化文艺生产永远需要高质量的内容。江冰认为周兴杰教授的视野非常宏观,是以传统架构的方式解读当代文艺产生的变革。江冰最后指出,互联网科技时代已经到来,疫情期间互联网对维持社会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加强新文科建设,唯有摆脱传统研究方法,紧跟时代风向,才能让文艺理论焕发活力。


五、新文科、新城市、新湾区


城市是当代人的主要生活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内涵着新技术、新现实、新文艺。新文科建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今天人的城市生活现实进行学术回应。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文学与共同体美学建构”主题讨论中,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中山大学副教授杨丹丹、福建师范大学陈培浩副教授、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余文翰围绕怎样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落为对象研究城市文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体美学展开了讨论。

江冰指出,城市生活是21世纪人类生活的主导,而都市文学成为了目前较热的议题。在都市文学的发展历史中,以北京为代表的京派文学和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文学有着较高地位。而大湾区作为一个新兴海洋性城市群落,具有与内地城市群异质性的优势,他相信,作为一个异质文化的都市圈,大湾区将借助自己的优势成为未来最具有文化创新力的城市空间。

杨丹丹教授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个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需要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维度上确认“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概念的历史真实性、现实有效性和未来可能性。陈培浩提出四种理解大湾区文学有方式:第一是存量的方式,聚焦于大湾区“9+2”城市群落,记录之前已有的文学现状,局限性比较明显;第二是历史的思路,探究湾区城市在近代中国转型中起到的作用;第三是增量的思路,探讨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区域文学的异质性;第四是知识考古的思路,寻找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和岭南文学的差异,发掘大湾区文学内部的启示性。建设湾区文学不仅需要宏观的、融合的思维,同样也需要微观的、具体的视角。香港公开大学助理教授余文翰以香港年代小说为研究对象,借助代表性作品的文本分析,探究了香港城市文学相对于香港城市历史的意义。

曾一果教授对本次讨论进行了评议。他认为,我国具有三大文学区域群,一是因政治地位形成的京津冀文学,二是依托人文底蕴形成的长三角文学,三是以商贸优势形成的粤港澳文学。三大区域文学群各有特征和优势,在讨论区域文学时,必须熟悉区域特性,具有区域意识,从区域的框架来看待各地文学的关系。对于香港城市文学的历史意义,曾一果教授表示,香港文化具有强大的“我城”意识,而回归后,“我城”意识开始逐渐转变为新的祖国意识,在这个角度上,要从新的区域框架,重新理解香港的城市文学。


会议最后,暨南大学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蒋述卓教授发言,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蒋述卓说,因为疫情缘故,本次会议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模式,但并没有影响讨论的热情,各位专家和老师畅所欲言,既清楚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也不乏针对性的评议,进行了一次高质量的学术会议。经由这次会议,他相信大家都能获得更多学术信息,创造出更多的学术增长点。蒋述卓提出,新的科技时代已经到来,文艺学学科需要坚守人本主义,面对未来,在积极探求科技与文艺的关系的同时,向中国古典文明汲取智慧,为新文科建设添砖加瓦。对于暨南大学文艺学学科的发展,蒋述卓感谢各位嘉宾的建议,强调文艺学科研团队要突破常规思维,力求在共通性基础上秉持差异化发展,寻找新的学术发展空间。同时,蒋述卓教授对大家的参与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



 文字 :陈瑞迪、唐诗人)

编辑:浦清珊

校对:周建增

审核:闫月珍